姑苏毗邻的金陵古城,凭借滔滔长江之利,自古便是水运枢纽,造船业尤为发达。
江面千帆竞渡,沿岸作坊林立,钉锤敲击之声不绝于耳,浓郁的桐油与木材气息弥漫空气,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脉搏。
江南水网密布,大宗货物运输多仰赖舟船,省力且价廉,这正是促成此地商贸空前繁荣的基石之一。
金陵更是通江达海的重要节点,沿江分布着大小数十座船厂,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。
自京城受封归来,江云便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为未来水师寻找根基之地的工作中。
他跋涉于长江两岸,细致考察各家船厂的规模、技术与口碑。
冥冥之中,他想起前世赫赫有名的“龙江宝船厂”,正位于这金陵之地。
此世的金陵虽非帝都,然其地理优势与造船底蕴犹在,无疑是最佳选择。
凭借新晋“东海伯”的显赫身份与背后若隐若现的皇室支持,江云很顺利便见到了垄断本地造船业的几位头面人物。
这行业的规则亘古未变:由地方豪商出面经营,背后则有官员权贵坐享干股,利益盘根错节,共同构筑起一道极高的门槛。
若换做从前那个赘婿江云,莫说插手,连门径都难以窥见。
然而,朝廷超品勋贵的身份,便是一把无往不利的金钥匙。
地方官员纵有利益牵扯,也绝不敢明面上与一位圣眷正隆的伯爵对抗,尤其这位伯爵还似乎深得皇帝与赵王信任。
穿越之前,江云对这等倚仗权势、破坏规则的行径深恶痛绝。
可当他自己成为既得利益者,亲身体验到特权带来的巨大便利时,心中却只剩下两个字:真香!
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。几番交涉,威逼利诱之下,金陵规模最大、工匠手艺最精湛的“兴盛隆”造船厂,便悄然更换了东主,纳入了江云(或者说,他背后的皇家)的掌控之中。
接管船厂后,江云立刻召集了所有技术骨干,尤其是几位年高德劭、经验丰富的大匠。
在一间临时充作会议室的工棚内,他摊开了自己根据模糊记忆与现代知识绘制的海船草图。
图纸上的船舶,与当前常见的平底、方头、吃水浅的内河船截然不同。
它拥有流线型的尖底、高耸的船首尾楼、以及预留安装众多“黑管子”(炮位)的侧舷结构。
船厂首席大匠,一位双手布满老茧、眼神却依旧锐利的老者——刘业,盯着图纸,眉头紧锁,既感震撼又充满疑惑。
他小心翼翼地问道:“伯爷,您画的这……这种尖底深舱的大船,就是您所说的,能抵御海上风浪的船?”
“正是。”江云点头,“刘大匠,你们以往可曾造过此类海船?”
刘业连忙躬身回答:“回伯爷的话,咱们厂,乃至这金陵地界,十成十造的都是行走江河的平底船,稳当,吃水浅,适合漕运商贸。”
“您说的这种尖底船,小老儿只在闽浙沿海远远见过那些海外番邦的大船,依稀便是这般模样!着实威风,但也着实难以建造。”
“无妨,以往没造过,现在便开始造!”江云语气坚定,“依刘大匠看,依此图建造,最大的难处何在?”
刘业的手指颤抖着点在图纸最关键的中轴线位置,面色凝重:“伯爷,最难便在此处——龙骨!”
“此船如此巨大,欲使其结构坚固,能经得起海上大风大浪颠簸,非有巨木为龙骨不可!”
“此等巨木,非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深山巨木不可为!”
“此等材料,向来是皇家修建宫殿陵寝的御用之物,管控极严,民间难以获取,价堪比黄金啊!”
江云闻言,亦是蹙眉。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,寻找合用的巨木耗时耗力,且极易受到各方掣肘。
他沉吟片刻,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,一个大胆的、超越时代的想法逐渐成形。
他抬起头,目光灼灼地看向刘业,试探着问道:“刘大匠,若……若不用巨木呢?假若本伯能以精钢,按照你所需的规格,整体浇铸出一条中空的钢铁龙骨!”
“以此为核心,再辅以坚木建造船体,此法……是否可行?”
“钢……钢铁铸造龙骨?!”刘业惊得倒吸一口凉气,眼睛瞪得溜圆,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,
“伯爷,这……这得耗费多少精钢?成本未免太过骇人!而且……钢性虽韧,铸造如此巨大的构件,其工艺……”
在他的认知里,好钢都是一锤一锤精心锻打出来的,用于制作刀剑铠甲已是奢侈,从未想过能用来铸造船的脊梁!
但震惊过后,作为技术顶尖的大匠,他的专业本能开始飞速运转。
他眯起眼,在脑海中艰难地构思着钢铁龙骨的形态、结构与连接方式。
抛开那惊人的成本不谈,若真有足够强度且形状精准的钢铁龙骨,其结构稳定性、抗扭抗弯能力,或许真的远胜天然巨木!
而且无需受限于树木天然的形态和尺寸限制!
看着刘业陷入沉思,江云知道有门,当即大手一挥,展现出不容置疑的财力与决心:
“成本无需顾虑!需要多少精钢,需要何种工艺,你只管提!本伯只要你一句话,技术上,此法究竟能否走得通?”
“龙骨的数据,你必须给本伯测算得万分精确,毫厘不能有差!钢铁一旦铸成,可就没有修改的余地了!”
刘业被江云的气势所慑,更被这前所未有的构想激起了职业的雄心。
他深吸一口气,郑重拱手,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:“伯爷魄力,惊天动地!若……若真有足量精钢,铸造之法得当,数据精准……小老儿以为,此法……或可一试!”
“小老儿必竭尽所能,联合众匠人,将所需数据测算得清清楚楚!”
“好!要的就是你这句话!”江云满意地点头,将图纸推向刘业,
“这份草图,只是本伯的一个构想,诸多细节粗陋不堪。具体的设计、完善,乃至每一块船板的尺寸、每一个铆钉的位置,皆需仰仗刘大匠与诸位老师傅了。你们才是真正的行家里手。”
刘业双手颤抖地接过那在他眼中已堪称“精妙”的草图,心中对这位年轻的伯爷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,连声道:“伯爷过谦了!过谦了!此图已远超我等想象!”
临行前,江云环视这座即将承担起帝国海疆梦想的船厂,沉声道:
“还有一事,此船厂既已易主,旧名便不再用了。自今日起,更名为——龙江造船厂!此事,刘大匠一并督办。”
“是!伯爷!龙江造船厂……好名字!响亮!”刘业躬身领命。
离开船厂,江云独立江边,望着浩荡东去的长江,心情却远不如水面那般平静。
与刘业的交谈,尤其是得知大昌的造船理念竟已落后于远道而来的西夷,一股强烈的危机感如同冰冷的江水般袭上他的心头。
番邦的船只已能跨海而来,而大昌却还困于内河,对广袤的海洋近乎一无所知!技术上的差距,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弥补。
“必须加快速度!不惜代价!”他暗自攥紧了拳头,“船要造,配套的武器更要跟上!”
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,脑海中浮现出那一个个图纸上预留的“黑管子”的炮位。
对!火炮!能装备在战船上,拥有毁灭性力量的巨炮!
这才是未来海权争霸的真正核心!造船的步伐必须加快,而研制大型海军火炮的计划,也必须立刻提上日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