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3章 白银归航(1 / 1)

左渡岛的银山开采已进入癫狂状态。

在江云的严令下,矿洞日夜不休地吞吐着人流,石见国平民与出云战俘在监工的鞭策下,如同蚁群般在矿脉中穿梭。

粗炼的银锭堆积如山,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。

“太白兄,第五艘船也已经装满了。”王世文抹去额角的汗珠,语气中难掩兴奋,“这些白银,足够朝廷十年的军饷开支!”

江云站立在港口高处,俯瞰着五艘吃水极深的宝船。

每艘船上都装载着数以万计的银锭,虽然只是粗炼,但其价值已难以估量。

海风拂过他日渐粗糙的面庞,带来咸腥的气息,也带来了思乡的情绪。

“是时候回朝复命了。”江云缓缓道,“这些白银必须尽快运回大昌。陛下见到这些,定会对水师更加重视。”

三日前,对马岛的援军与物资已抵达左渡岛。

李镇亲自率领一千五百名精锐士兵前来增援,同时带来了充足的弹药和补给。

两军会师时,将士们的欢呼声震天动地。

“伯爷,对马岛一切安好。”李镇向江云禀报,“留守期间击退了三次倭寇袭击,我军伤亡不足百人。”

江云满意地点头:“很好。现在左渡岛就交给你了。我要你牢牢控制这里的银矿,任何敢于反抗者,格杀勿论。”

李镇肃然应诺:“末将定不辱命!”

交接仪式结束后,江云进行了周密部署。

留下的大昌军队达到六千之众,足以镇压任何反抗。

石见国和出云国的战俘被分成若干小组,在严密监视下继续开采银矿。

岛上所有武器都被收缴,就连农具都实行严格管制。

渡边雄和龟田一本被软禁在王宫中,名义上仍是石见国的统治者,实则已形同囚徒。

江云特意召见二人,冷声警告:“好好配合李将军,若是银矿产量下降,或是出了什么乱子,第一个拿你们问罪。”

两人战战兢兢地应下,再不敢有丝毫异心。

出发前夜,江云独自登上银山最高处。

月光下,矿洞中依旧灯火通明,开采声不绝于耳。

远眺海面,五艘宝船静静停泊在港口,仿佛沉睡的巨兽。

这一切,都将成为他献给大昌的厚礼。

“太白兄,一切准备就绪。”王世文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“明日辰时出发,预计半月可抵太仓港。”

江云转身,眼中闪着锐光:“告诉将士们,这次航行关系重大,务必提高警惕。这些白银若有什么闪失,你我都担待不起。”

王世文郑重应下:“已经安排妥当了。每艘船都有重兵把守,火炮随时待命。就算有倭寇来袭,也定叫他们有来无回。”

翌日辰时,号角长鸣,五艘宝船缓缓驶离左渡岛港口。

江云站在旗舰“定远”号的船楼上,最后望了一眼这片被他征服的土地。

银山上依旧烟尘滚滚,开采工作从未停止。

李镇率领留守将士列队港口,齐声高呼:“恭送伯爷!祝伯爷一帆风顺!”

呼声如雷,在海面上回荡。

江云挥手致意,心中却是百感交集。

这次东征,不仅剿灭了倭寇,更发现了如此巨大的银矿,可谓功勋卓著。

但朝中局势复杂,这些白银究竟会带来荣宠还是祸患,尚未可知。

航行最初几日风平浪静。

碧海蓝天,帆影点点,偶尔有海豚跃出水面,仿佛在为船队引路。

但将士们不敢有丝毫松懈,日夜轮班警戒,生怕有什么闪失。

这日黄昏,王世文来到船舱寻江云:“太白兄,再过五日便可抵达大昌海域。

是否需要先派快船前去报信?”

江云沉吟片刻:“可。派一艘快船先行,将我们的行程告知太仓港守军,让他们早作准备。”

命令刚下达,瞭望台上突然传来警报:“前方发现可疑船只!约十余艘,正向我方驶来!”

江云立即登上船楼,举起望远镜观察。果然,远处海平面上出现十余个黑点,正快速逼近。

“传令各舰,进入战备状态!”江云冷静下令,“火炮准备,但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开火。”

随着距离拉近,可以看出那些都是倭寇常用的关船。

但令人疑惑的是,它们并没有摆出攻击阵型,反而降下了半帆,似是在表示没有敌意。

“伯爷,看样子不像是来打仗的。”王世文疑惑道。

江云皱眉:“事出反常必有妖。让将士们保持警惕。”

就在这时,一艘小艇从倭寇船队中驶出,船上只有三人,高举白旗。

宋洪源很快辨认出:“伯爷,他们说是出云国的使者,请求谈判。”

江云冷笑:“让他们过来。我倒要看看,败军之将还有什么可谈的。”

使者被带上定远号,是个文官打扮的中年人,会说些生硬的大昌官话:

“尊贵的大昌将军,我代表出云国武田信玄陛下,请求停战。

我们愿意臣服大昌,只求保留出云国号。”

江云面无表情:“你们有什么资格谈条件?”

使者急忙道:“我们虽败,但仍有三万子民。若是将军执意要战,恐怕双方都会损失惨重。”

“若是将军同意停战,出云国愿年年进贡,岁岁来朝。”

江云与王世文对视一眼,都看出对方眼中的惊讶。没想到出云国败得如此彻底,竟还敢来谈判。

“给你们三天时间,”江云最终道,“让武田信玄亲自来左渡岛向李将军投降。”

“若是诚意足够,或可保留你们的国号。若是耍什么花样……”他冷哼一声,没有说下去。

使者连连称是,慌忙退去。

待使者离去,王世文忧心道:“太白兄,此事是否需要先禀报朝廷?”

江云摇头:“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。其实这些倭寇国号保不保留,又有谁知道呢?”

“朝廷对于海外的事情一概不知,倭寇而已,我们只是需要他们挖矿,若是没有利用价值了,那就没有就留在世上的理由了。”

江云的话语让王世文仿佛又见到了那个嗜血的战士。不由得内心一凛,还好自己是和他现在同一战线的。

风波过后,船队继续航行。

这日午后,瞭望台又传来消息:“前方发现大昌巡海水师!”

果然,一支由十余艘战船组成的舰队正在前方巡航。看到江云的船队,立即摆出迎敌阵型。

“挂起旗号!”江云下令。

大昌水师的旗帜在桅杆上升起,对方顿时放松警戒,一艘快船驶来接洽。

“末将水师参将赵志勇,参见伯爷!”来的将领恭敬行礼,“奉命,在此迎接伯爷凯旋!”

江云微笑:“赵将军辛苦。”

整个巡海舰队分成两列,护航在宝船两侧。阵势浩大。

五日后,太仓军港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。远远地就能看到港口人山人海,旌旗招展,显然已经得到消息,正在准备盛大的迎接仪式。

五艘宝船缓缓驶入港口,欢呼震天。

江云站在船头,看着熟悉的故土,心中百感交集。

这次东征,可谓是收获满满。

船缓缓靠岸,跳板放下。江云整了整战袍,深吸一口气,迈出了归国的第一步。

新的挑战,才刚刚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