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2章 众生相(1 / 1)

京夜心动 日照西桥 3045 字 21天前
蒋天颂看着念初满眼期盼的样子,冰冷萧条的心注入一股暖流。

他当然清楚,念初之所以这样说,完全是在为他考虑。

蒋家的佣人,是不敢对雇主用餐与否进行置喙的。

蒋老爷子更是冷硬脾气,东西放在那,到了饭点,你爱吃不吃,不吃就饿着。

蒋家的男人,矫情不如去死。

从没有人像念初这样耐心的哄过他。

准备直接离开的念头淡了下去,蒋天颂前往餐桌。

“好,那就吃一些再走。”

念初看他答应了,兴高采烈去给他盛鸡汤。

她本身做菜的手艺就还行,家常菜别有一番风味。

这回看蒋天颂没胃口,鸡汤更是小火慢炖,把鸡本身的鲜美发挥到了极致。

蒋天颂尝了一口,终于体会到了一天没吃饭的饥饿,转而吃起鸡肉来。

念初见状赶紧又给他添了碗米饭。

除了鸡汤外,她还做了几个开胃解腻的小菜,也一一端了上来。

蒋天颂每样都夹了一筷子,但还是鸡肉吃的最多。

他忽然问:“我这有乌骨鸡吗?”

他不喜欢吃冷冻肉,最近又忙的没时间做饭,冰箱里不该有鸡肉才对。

念初笑笑:“这是我去附近超市买回来的,你放心,鸡是老板当着我的面拔毛的,保证新鲜。”

蒋天颂拿出钱包找了找,递出一张超市储值卡。

“我估计会忙上一阵子,这张卡给你,需要什么你就自己去买,他们有购物程序,绑定这张卡之后线上购物,让他们送货上门也行。”

念初知道如果自己拒绝,他肯定会坚持让她收下,就把卡接了过去。

“正好我今天逛超市的时候看到了家居区有不少东西都在打折,全是秋冬能用到的。”

蒋天颂连吃了三碗饭,感觉体力恢复的差不多了,慢悠悠喝着鸡汤。

可能是今天一直没吃东西,总觉得今天的汤跟他平时喝的都不太一样,味道不说多出色,但别有一番让人停不下来的滋味,喝完之后从胃里到身上都热热的。

“喜欢什么就去买,不用总盯着打折区。”想到念初的消费习惯,蒋天颂语重心长:“你要相信一点,最贵的不一定最好,但好东西一定会贵。”

念初一脸朴实地点点头,买他用的东西,她当然不会只盯着打折区啊。

但如果是她自己,打折的就够用了。

就跟她选硕士导师时的想法一样,没必要选最厉害的那个,人贵在有自知之明,她选最适合她的那个就行。

蒋天颂还是怕她太省钱,想了想,对念初伸出手:“把你手机拿过来。”

念初不明所以地照做。

他之前也总这样,查她社交软件消息,念初还挺茫然的,她跟蒋天颂比起来,显然他是面对诱惑更多的那个啊,真不明白他为什么反而总担心她会乱来。

蒋天颂这会儿还真不是查她,拿着念初的付款软件一顿操作,直接更改了她的付款方式,全绑定成了他的卡。

消费卡购物卡那些,之前他也给过她,蒋家也给过她,但她都没怎么用。

前不久蒋开山还在聊天时跟他谈起这事,说给念初的钱都不见她动,也不知道她在外面都吃喝什么。

蒋天颂这次直接不打招呼,单方面操作,更改了念初所有的付款路径。

过了会儿再还给她,蒋天颂没说自己做了什么,念初也没问。

虽说手机是个很私密的东西,但她在他面前,向来没什么隐私。

蒋天颂习以为常,念初也挺习惯。

最后一碗鸡汤喝完,桌子上的一小盆鸡肉也见了底,肉和汤水都被吃的干干净净。

念初怕他不够吃:“还要喝汤吗?我炖了很多,一个碗盛不下,瓦罐里面还有。”

蒋天颂是真不能再吃了,胃里现在是连个缝都没有了。

但他想到了被他一个电话叫过去,防止别人毁尸灭迹,这会儿正在火葬场苦哈哈蹲守的小林。

“还有多少?我过去看看。”见瓦罐里面肉和配菜还有浅浅一层底,汤还有很多,而且被熬成了奶白色,卖相极佳,十分诱人,蒋天颂就说:“拿个保温饭盒过来,把这些都装上,我给小林带过去。”

念初一愣,忍不住想说些什么,张了张嘴。

这些是她给他准备的啊,从鸡到人参再到配菜,都是精心挑选。

不是为了给别人做嫁衣的。

但看蒋天颂比早些时候好了很多,不再阴云遍布的脸色,她还是把话又默默咽了回去,转身去拿了打包盒。

边往里面装鸡汤,边小声说:“这个是给你做的,小林哥哥以后要是再想吃,我可以给他单做。”

给小林哥哥的她就不放人参了,怪贵的。

蒋天颂没怎么深想她这话背后的门道,不以为意道:

“顺手带个宵夜,又不是宴请宾客,哪用得着特意为他开个火?”

念初心口默默滴血,可以的可以的,她一点都不介意单独开火。

她的劳动成本一点都不高,跟人参比起来差远了。

鸡肉装完,蒋天颂拎着保温盒出门,心情已经不像刚回来时那样消沉。

虽然仍是有些压抑,但某些特别极端的想法已经打消。

小林在火葬场,穿一身黑衣服,戴着黑帽子黑口罩,缩在不引人注意的角落里。

火葬场前面是个小灵堂,三人的家属都聚齐了。

这年头,能进天北六局,哪怕只是最基础的一个职员,都已经是人中龙凤,一家人的骄傲。

他们无法接受这样优秀的亲友骤然离世的消息,聚在一起失控的痛哭着。

老胡在那些人之间,沉默地看着几张黑白照片,身板垮的像老了二十岁。

忽然,灵堂的灯闪了一下,接着室内的灯全灭了。

大家惊疑不定,只有李诚的女友在慌乱之后眼中露出了喜色,大喊道:

“是你吗李诚,是你回来了对不对,你是不是有什么话想对我们说!”

就在昨天,她还因为李诚约会到一半丢下她一个人跑去加班的事对他大发脾气。

她哪里会知道,那竟然就是他们之间的最后一面。

薛萌的心都要碎了。

旁人遇到灵堂停电,害怕是灵异事件,薛萌却期待。

她哭着四处张望着大喊道:“李诚,是你的话你给我个提示,我们还没有好好地告个别……”

浓重的哭腔,听得周围的人都跟着心酸。

这时火葬场的人跑来说:“不好意思几位家属,突然发生点意外,附近的电都短路了,我们已经请了工人来检修,争取一个小时之内恢复正常,家属要是不想等的话,先回去休息也行。”

灵堂上虽然没了灯,但还有不少蜡烛,不至于看不清东西。

本来就是守灵的,大家都很沉痛,也没心情在意那些细节了。

摆摆手,表示他们不介意,就让员工先回去了。

李诚母亲拉过薛萌的手:“别喊了,孩子,这就是个巧合。”

薛萌趴在她肩头痛哭:“我多希望他是真的回来了啊,阿姨,我真的好过分,最后一次通话,我都在跟他吵架。”

李诚妈妈眼里也喊着泪花,她年轻时因为受不了丈夫拈花惹草离了婚,后面这些年,一直没有再婚,就带着李诚这孩子,母子二人相依为命。

含辛茹苦供他读书,好不容易孩子长大,进了人人羡慕的天北六局,有了出息,所有人都说她的好日子要来了,李诚却出了意外。

论伤心,论打击,没有人比这位母亲更加崩溃。

只是她这一辈子,经历过的挫折,痛苦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。

多到即使她现在痛的恨不得跟李诚一块去了,但想到不能让儿子走后不安心,还是能强撑着过来料理后事,安慰薛萌。

其余两位死者的家属也都各有各的苦楚。

小于是三人里家境最好的,他是天北本地人,但他是被父母领养的孤儿。

两位老人家没有自己的孩子,一辈子对他视如己出,把所有的精力和希望都寄托在他一个人身上,好不容易盼到儿子长大成才,小于也孝顺,每月发了工资,都把三分之二的钱交给家里。

当然两位老人家也不会动,他们帮他存着,加上从小到大的压岁钱一起,给他攒彩礼以后娶媳妇,然而现在钱攒了不少,孩子却再也没机会娶媳妇了……

小刘则是外地人,也是三人之中年纪最大的,靠着自己的努力来到天北,留在天北,娶妻生子,有一个完整的家庭,大女儿五岁,小儿子才刚满六个月。

怕孩子长大了以后没有单独的房间,两个小夫妻前不久才商量着卖掉原本的小房子,买了新房,在周围借了一圈钱,勉强付完了首付,还剩下三十年的房贷……

他妻子是本地人,当初嫁给小刘的时候,就遭到家里的极力反对,是她力排众议,坚信自己嫁给爱情,未来一定会过得好,顶着所有人的不看好,毅然决然跟他结了婚。

眼看着小刘经过这些年的努力,厚积薄发,终于进入了天北六局,他们家的日子要好起来了,就在这个时候,小刘出了意外,人没了……对妻子而言,天塌了都不为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