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1章 什么叫做背景(1 / 1)

“刘建国同志,不知道你被哪所大学录取了,是燕大还是清大?”

看王局长已经下定结论,孙教授就知道想要把人挖走已经不现实了。

但是挖不走,不代表不能收做徒弟啊。

自己作为清大的材料学教授,事先收一个徒弟咋啦。

虽说刘建国刚刚提到了周教授,但周教授只是一个学机械的。

刘建国在材料研究上这么的有才能,怎么可能去学机械。

被忽然问及这个问题,刘建国有些猝不及防。

不过只是转瞬就想到了孙教授的意思,当即笑着道,

“孙教授,是四九城工业大学。”

这个回答让孙教授有些吃惊,在他看来以刘建国的能力,考上清大或者燕大都是十分简单的。

毕竟就是自己带的学生,在创新方面也没有刘建国突出。

并且刘建国还不只是创新思维,更重要的是通过刚刚的讲解。

这位小同志的知识积累也很深厚,虽说还比不上自己,但是他相信通过学习之后,这方面很快就会补上。

但怎么可能才考上四九城工业大学呢?

不过不等孙教授多想,杨厂长就开口解释道,

“孙教授,是这样的,建国同志的父母在六年前为了保护厂子的财产去世了。

建国同志为了抚养自己的两个妹妹,高中的时候选择了辍学。

几年之间就通过刻苦努力,从一个学徒成为七级工,更是在这个项目上表现出了比一些八级工还强的技术。

这些年,建国同志不甘于原地踏步,工作之余努力学习。

在七月份的那次高考,建国同志取得了优良的成绩。”

杨厂长还真的不知道刘建国考的分数,只是以为因为工作的原因,耽误了高中知识的学习。

要不然以刘建国的能力,绝对能考上国内最顶尖的两所大学。

听了杨厂长的解释,孙教授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。

要是这样的话,那一切就说的通了。

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能够在工级上快速上升,说明平时用功,大部分精力都在这上面。

而在此之余,还能够考上国内的重点大学,已经很厉害了。

要是自己和刘建国互换处境,自己是绝对做不到的。

“刘建国同志,有没有想法来清大读书。

你现在还没入学,我作为清大的教授,撇下这张老脸,给你要一个录取通知书还是可以的。”

这点孙教授倒是没有吹牛皮,作为清大的教授,还担任工业部直属研究所所长,可见孙教授的地位和能力。

只是面对孙教授的邀请,刘建国却是有些低落的摇了摇头道,

“孙教授,我可能和清大没有缘分。”

这话一出,众人都有些好奇,什么叫做没有缘分,孙教授不就是缘分吗?

“其实我一开始是想要考清大的,周教授也说等我去了,让我跟着他。

只是可惜的是以我596的分数,也没考上清大。

我想着我可能能力有限,配不上清大这所大学。”

这话一出,众人表情各异。

杨厂长满脸的震惊,他虽然是厂长,但是也有自己的生活。

他住在筒子楼,也有几位邻居家里的小孩考大学,知道高考的满分就是600分。

596分这个成绩,他大胆猜测一下,这分数就算不是四九城的状元,那也是榜眼。

这个分数都没考上清大,这清大难道只招收满分学员不成。

不过转念一想,杨厂长也就明白了,这背后肯定是有说法,要不然以他对于刘建国的了解,怎么可能说不直接同意孙教授的邀请。

在王局林司长以及孙教授面前故意说这句话,是想要个说法啊。

想到这里,杨厂长余光看了眼王局、林司长以及孙教授,不出意料的是三张臭脸。

心中不由的为背后做手脚的人默哀,欺负刘建国没有背景。

现在惨了吧,人家有才华,背景自己就站过来了。

“呵呵,孙教授,清大果然不愧是咱们国家最‘好’的大学,学校里面肯定人才济济,能考进去的都是满分吧。”(剧情需要,没有抹黑谁啊,叠甲,狗头,保命。)

王局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愤怒,他不仅仅是因为刘建国遭受不公平而生气,而是对于有人敢于在教育行业随意的插手而生气。

教育强国,人才强国,这可是关乎国家发展的大事情,怎么敢的!

“林司长,回去约一下吴局长什么时候有时间,我倒要看看这大学的招生工作是怎么做的?”

王局长也是气急了,按照级别,他也只是和教育局局长高半个级别。

(查了一下资料四九城教育局局长是正厅级,工业部部长是省部级,冶金局这个部门似乎没有,就按照副部级来算。)

还不是一个部门,哪能有这个权利去管这个事情。

主要也是刘建国这边刚刚立了功,还受了委屈,自己怎么也要给自己下属说说话。

王局长这边说完,林司长也是一口答应下来。

孙教授则是面色难看的道,

“刘建国同志,这件事情我会反应一下,看看到底这个事情,招生办那边是谁做的主。”

“额...,其实也没啥,四九城工业大学也是国家重点大学,去哪里上大学也不错。”

刘建国也没想到几人的反应这么大,当下挠了挠头,表情有些尴尬。

艹了,这事情要是捅出去,自己这股气肯定是出了。

就是这件事情之后,肯定会得罪一大把人。

对于刘建国的反应,王局长也能猜出来一些。

当然,刘建国当着他的面说这种事情他也明白是什么意思。

但是他也没有说就对刘建国有什么反感的情绪,毕竟这件事情刘建国占理。

也就是刘建国这次立了功,能见到自己,能反应情况。

这要是其他人,是不是就吃了这个亏。

这才什么时候,一些干部一些人就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肆意妄为。

生气不只是为了刘建国的委屈,也是为了维护组织的纯洁性,把那些该死的蛀虫给揪出来。

“不要害怕得罪人,有人要是敢在之后为难你,直接让小杨联系我。

违法乱纪,还敢事后报复,反了天了。”

王局霸气侧漏,直接言明,谁敢因为这件事情报复,他会出手。

这种表态让杨厂长林司长对刘建国都高看了一眼,毕竟王局什么地位,那是一口唾沫一个钉,不可能事后不算话。